喜愛運動的人多少都曾經有運動傷害的經驗,那種瞬間炸裂的疼痛讓多數人苦不堪言,即使復健後也依然在體內埋下疼痛的未爆彈,更不用說職業運動選手更是得忍受反覆受傷痊癒的過程。對於這樣持續出現的運動傷害,醫學上也隨著生物科技的進步,進一步研發出PLT療法,用以修復肌腱炎、關節損傷等受傷疼痛,在未來是否能廣泛運用在一般大眾、銀髮族也備受期待。

對運動員來說,肌腱炎、關節損傷在所難免,治療後的恢復期是影響練習時間的關鍵。凃俐雯醫師表示,「球員需要持續地訓練和比賽,非常容易反覆受傷,尤其是職業運動員,時間就是金錢,因此,如果可以快速獲得最好的治療,就可以更快恢復回到場上。」而PLT只要抽一次血,之後任何一次受傷就可以直接到診所治療,不像PRP每次都需要抽血,對於很害怕抽血,卻又常常需要打針的運動員來說是一大福音。譬如經常在田徑場上屢破紀錄的李翰暄,持續的訓練與比賽不斷帶回新的傷痛,患部損傷惡性循環,運動場上有不少像他一樣的運動小將才正要在比賽場上發光發熱就面臨傷退的打擊。李翰暄提到,多年前曾做過PRP治療,但這次接受PLT治療,抽血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的血小板生長因子甚至比一般民眾還稀少,而且PRP因為注射的血漿量無法濃縮,所以治療完後會比較脹,需要休息一到兩週才能正常訓練,這也是相較之下比較不方便之處。

 

▲血小板解析。

血小板內含有各類生長因子(如PDGF、EGF等),這些生長因子從活化的血小板中被釋放到人體內,協助並促進各種組織細胞的生長,是人體自我修復機制中重要的一環。思必瑞特生技表示,過去盛行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治療法,一次抽血量8~10 c.c.,優點是只需現場製程即可取得PRP直接施打於患部;但PRP保存期限短,必須在40分鐘內當場使用完畢,施打時也容易出現腫脹的問題。而新式的PLT凍晶則需抽取250 c.c.的血量,費時2週製成,但可施打15瓶左右,並可保存3年之久,此種療法會更適合需要長期施打的患者。事實上,過去PRP最大的困擾在於血小板濃度未知的品質控管,但經由冷凍乾燥法製成的PLT凍晶,可幫助醫師以定劑定量的方式控制療程中的生長因子濃度。

PLT凍晶可使用於五十肩、網球肘、足底筋膜炎、肌腱炎、肌腱病變、韌帶損傷、韌帶或肌肉撕裂傷等病症,凃俐雯醫師認為,運動員不只需要有效的治療方式,更需要縮短休息的時間,有時候今天治療,明天就要開始訓練,下週就要進行比賽,他們沒有一兩個禮拜的時間能等腫脹感消退。而PLT凍晶優點在於濃度較PRP高,施打的c.c.數可以控制,因此也不會有施打後腫脹或疼痛的狀況,相當適合運動選手;同樣也可以運用在銀髮族,只是所需的劑量不同,但是透過更穩定的濃度控管,對醫生而言更能控制劑量及療程規劃。

親身試過多種療程的李翰暄提到,PLT凍晶抽一次能打的次數多,加上長期施打下來平均費用跟施打玻尿酸差不多,一開始受傷的時候先接受完整療程的治療,等組織愈合恢復正常訓練之後,當訓練強度一提高覺得組織有點承受不住的時候,就可以及時檢查並立即施打,通常打完隔周訓練就會覺得狀況好一點,並強調唯有回歸到日常的訓練,才能真正讓受傷組織或韌帶變強壯,成為比賽很強的後盾。

當然,不只是運動員有這些需求,隨著台灣正式進入高齡社會,年長者的活動力經常受限於退化性關節炎、韌帶損傷、五十肩等,疼痛纏身令多數銀髮族根本樂活不起來,只能宅在家休養。然而未來,相信透過適當的醫師診療,PLT更能廣泛運用在改善自癒能力與舒緩疼痛的領域,幫助受損組織找回應有的活動力,並隨著生醫技術進化演進,為人類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


點此看ETtoday新聞雲報導